Can we separate our identities from the cloud of data that surrounds us? From the moment we’re born, our data bodies take shape, growing stronger with each credit card transaction, e-mail sent, prescription filled. SUPER VISION charts three chilling stories of lives reduced to data. With cutting-edge digital animation, video and electronic music, SUPER VISION makes the invisible “datasphere” visible, using the language and technologies of surveillance itself. This timely comment on life in the Digital Age will have you laughing out loud one minute, and checking for the hidden camera beneath your seat the next. Orwellian paranoia[1]? Hand over your credit card number and find out.

Super Vision周五晚上在学校看了一场演出:Super Vision。想去看这场演出是因为它利用各种技术在小小的舞台上营造出不同寻常的视觉效果。它的官网上有演出的trailer。当然,除了视觉效果,Super Vision 想表现的主题也是挺有趣的,在现今的社会,人越来越难把“真实”的自己和各处用来形容自己的数据分辨开来,各大公司把自己的用户分门别类设置标签,而我们使用信用卡也让他们可以方便的统计我们的信用记录消费习惯以及更多信息。Super Vision 一开场就让人领略了一下我们的信息是如何被搜集我们又是如何被分类的。开场白说,我们通过买票时的信用卡统计了一下今天演出的观众信息,发现观众多数来自邮编03755,居民被分类为“Country Square”,然后还有邮编xxxxx,分类“Country Casual”,还有xxxxx分类“Big fish in a small pond”,再接着说据统计 Country Square 年均收入比 Country Casual 高$10,000,03755的失业率是全国平均的一半并且是全美排名第一的 college town-_-,再然后说观众某某,使用visa信用卡,何时何时购买了个啥,观众某某,使用master信用卡,何时何时购买了个啥。这样的信息随着我们的每一笔信用卡记录,每一封电子邮件慢慢构建出另一个我们。Super Vision 讲述的三个故事,一个爸爸长期偷用自己年幼儿子的身份去申信用卡借钱,愈演愈烈不可收拾;一个热心流行科技的年轻女性和祖母不断视频聊天并把她祖母的照片资料转成电子存档,但同时祖母的回忆却渐渐消褪慢慢分崩离析;一个生意人不停出入境而不停被盘查进而不停被揭示出各种信息,甚至慢慢发现对方对自己的了解比自己对自己的了解都多,到最后当自己的所有信息全都被揭示,自己蜕化为各种数据,反倒一切轻松了。这三个故事本身,还有舞台所用的技术都很不错,只是看的时候偶尔还是会感到些许无聊,大概是故事的细节不够吧。不过确实,现在的我们,各种信息都被记录下来被分析,而这些记录又是我们无法更改的,即使我们的记忆模糊掉,这些记录却永远会存在着,更糟糕的,他人会很容易的获取到这些信息。到最后,我们的本体,和各种数据形成的我们的 data body,哪个才更真实?而我们又是否能够摆脱 data body “忠实”记录的各种污痕?而我们又是否时刻受于监控之下?

  1. Orwellian paranoia 这种说法来源于Orwell的书《1984》,书中描述了一个社会,这个社会的政府(被称为 Big Brother)监控每个人的一举一动,而且政府具备绝对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