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June, 2006

嘿,生日快乐!

// June 19th, 2006 // 24 Comments » // Life, Music & Show

06生日礼物又老一岁咯!老爸老妈很有趣,虽然我不在,爸爸还是给我定了一个生日蛋糕然后帮我吃掉给我远程庆祝。生日是个挺好的日子,提醒我们生命又过去一年应该要再睿智一些,也提醒要对自己好一点,嗯,得找点好东西吃庆祝一下,可惜在这么个穷乡僻壤选择不多啊。这个本命年诸多不顺,不过说不定过了生日就能开始转运?不管怎样,生日要努力快乐,每天都要努力快乐。主题图片是生日礼物——一个钱包,我们在能承受的范围内消费一把,不算太奢侈吧@_@。还要谢谢姐姐特别准点的生日祝福!也祝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兄弟姐妹们(俺现在只知道fox,hoho)生日快乐!

写这帖子时无意中听到电视里提到Beatles的一首歌 When I’m 64,是Paul McCartney 24岁时录制的,而电视提到这首歌的原因是Paul在今年6月18日64岁了,想他再听这歌肯定有不少感叹哈。和我生日差一天,正好也24岁,就拿这很应景的歌做配乐吧!Will you still need me, will you still feed me, when I’m siexty-four?

Beatles – When I’m 64

…继续阅读全文 » » »

The Best Of Youth [4/5]

// June 18th, 2006 // 1 Comment » // Movie

这部意大利电影长达6小时,实在需要我鼓足勇气开始看。最初知道这片子是学校春季学期意大利电影系列分两个星期放这部片子,那时就知道这部暴长的片子有很好的评价,不过实验室比较忙,没办法周四晚上7点跑出去看电影,还好当时就找到这部电影下到电脑里,不过毕竟6小时也实在长了点,不过这个周末决定看欧洲电影,就看了它吧。电影通过意大利一个家庭主要是兄弟俩从60年代开始的故事,讲述了近代意大利社会的演化。这么长的电影,自然包涵的东西也多,包括60年代大水灾,西西里黑手党,70年代的蓝领工潮,80年代的学生运动及恐怖袭击,以及90年代的国家复兴风潮[1]。让一个普通家庭体现这么多国家的演变,编剧自然要下些功夫。一段评论总结的很好:”This film is either a profound investigation of recent Italian history and a loving look at the national psyche — warts, poetry and all — or else it’s a really superb soap opera”。整体来说前半段拍的很好,整个社会情绪都很自然的展现出来,尤其兄弟俩性格不同,对待社会危机处理方法也不同,但后半段就太像肥皂剧了,不过一些显然刻意的煽情桥段效果还不错。看完电影,第一感觉是意大利语很好听,抑扬顿挫的,而且肢体语言很丰富,当然这些之前就从我的意大利导师那里体会到了;另外一个感觉就是意大利人的民族责任感挺强,也许国家小一些,人们更能感觉到自己有可能起到作用,这一点在我导师那里也体现过。一次实验室聚餐,聊到政治,导师说起他们上一届总统做了很多错事,说了很多对其他国家不尊重的蠢话,让意大利人都觉得很耻辱,导师很喜欢踢足球,但那段时间他为他的国家感到耻辱,于是他的蓝色意大利队服就一直静静的躺在箱子里,直到选举后新总统上任他才重新穿上。中国的一些民运爱好者似乎觉得中国近代问题多多,但其实那段时间有很多国家都有相似的经历,我觉得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国最后的结果已经很不错了,但也许中国的问题就是政府和普通民众之间有一段过大的距离,造成民众似乎觉得政府是他们的对立面,觉得政府一切都不透明。片子里也提到这个问题,一些有抱负的人希望把意大利改造成一个更透明的社会,但一个问题是,意大利人真的喜欢这种透明吗?对中国也是一样,我们的文化真的适合透明吗?除了这些大主题,片子众多人物的性格刻画也是不错的,至少很鲜明。总得来说,不错,虽然超长。这么长,海报也就来两张好了。

The Best of Youth part 1 The Best of Youth part 2
La Meglio gioventù [The Best Of Youth] (2003)
4/5
  1. 这段小总结来自DVD官方网站,居然有中文简介

父亲节快乐

// June 18th, 2006 // 6 Comments » // Life

我爸一直特别主张头发要剃的短短的,不过我从来不喜欢短头发,因为我的头比较大,头发太短实在不怎么好看。懂事后几乎没有剃过他期望的超级平头,大概就中学时有一次被爸妈领到某个理发馆莫名其妙的剃了个大平头,于是我就一直记恨那家理发馆。不过这几天我是难得的剃了一个真的寸头,当然也证实了我确实不太适合头发太短,太像囚犯了。而且造成最近几天路上见了认识人,中国人就会说“剃头了?”,老外就会说“new hair?”,还好他们还能认出是我-_-。但正好,给老爸发过去一张难得的超短头发照,算是一点父亲节的祝福。其他的礼物等回国再送,我已经在囤积了,嘿嘿,希望回去的时候东西还安好。父亲节快乐哈。

Simon [3.5/5]

// June 17th, 2006 // No Comments » // Movie

最近看的10部电影有9部都是好莱坞制作,看多了多少有点乏味,所以这个周末决定来看欧洲片。Simon是荷兰电影,很早前我就下到这部评价很高的电影,但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字幕,荷兰语我可是完全不懂。后来找到字幕后大概最初想看这电影的冲动已经过去了,所以就一直拖到现在。这部电影涉及了很多的东西:毒品,同性婚姻及领养,安乐死。这些问题是各个国家都在面临的问题,但在荷兰特别突出,因为其他多数国家的社会都还在试图回避这些问题,而在荷兰基本上这几项都合法化了,是每个人都必须正视的问题。片子的重点放在安乐死上,但是和相似题材的 The Sea Inside 不同的是,后者是在非法情况下试图寻求安乐死,而这部片子里安乐死是合法的。所以你就能看到得了绝症的人,按照才建立不久的法律去签署各种文件,经历各种程序,当然更重要的是对亲人朋友的影响。当你看着眼前的这个活生生的人,却知道他将在在几个月后某个确定时刻死去,那会是怎样一种情绪。虽然得绝症的人终归要离去,但安乐死毕竟去掉了最后那一点不确定性。而且就像片子里一个人提出的问题说的,安乐死和自杀的差别是什么?是,安乐死是因为无法治疗的绝症,但是生理上的绝望和心理上的绝望真的有那么大吗?最后的时刻,在亲人和朋友的注视下实行安乐死,那种场面真的很煽情。不过这片子整体并没有刻意悲伤,反而很轻松尤其上半段,以至于很多地方把这个片子列为喜剧。Simon的一些自制口头语确实不错,比如 mood upgrading 和 mood degrading,呵呵。又想起大学舍友从一老师那儿听来后来被我们放进离骚里的那段话:到了荷兰,第一年红灯区,第二年抽大麻,第三年同性恋,第四年就安乐死了。-_-

Simon
Simon (2004)
3.5/5

日常生活的几个新习惯

// June 17th, 2006 // 5 Comments » // Life

来美国快两年,日常生活里也多了几个新的小习惯。多数我觉得和在美国不见得有太大的关系,主要还是和生活状态有关吧。

    New Habits
  • 橙汁。这是我日常最常喝的东西,要那种非来自浓缩,带lots of pulp的。一般会买Tropicana,如果它不打折就会买Florida Natural,常常是交替打折。当然除了pulp的多少还有其他分类,我是喜欢那种酸一点的。橙汁外,我偶尔还会买Tropicana的草莓香蕉橙汁mix。
  • 漱口水。这算是比较最近才养成的习惯,确实对口气清新很有效果。现在的favorite牌子是Scope,没有太多花哨的功用,就是给你一个舒服的fresh breath。
  • 咖啡: Drip Coffeemaker;Espresso/Cappuccino。之前在北大本科时我就喜欢喝咖啡了,不过那时都还是速溶。近一年开始用Drip Coffeemaker,到最近每天早晨都会做一杯咖啡。除了Drip Coffeemaker,我还买了做Espresso/Cappuccino的咖啡机,有闲时就给自己做杯Latte,在前段时间的Burlington之行后还开始做Brevé。当然,咖啡可能会让我精神一点,但对我的睡眠没有任何影响,我一直都常睡觉前喝咖啡。
  • 牙线。这个大概还不是真正的习惯,但是牙线确实要比牙签方便多了。
  • 烤箱。出国前我是从来没用过烤箱的,出来后烤箱成了我最常用的厨房设备之一。主要用它做东西比较简单,我常放块牛肉鸡肉之类,然后撒各种各样想的出的调料,然后烤。最初有做饭热情时还烤过蛋糕。玉米季节,还可以方便的烤甜玉米吃。
  • 换上衣。裤子我还不会每天换,但上衣基本是一天一换了,严格说是贴身那件,冬天毛衣之类的还不会每天换。这个习惯大概有点刻意,不过反正也是洗衣机洗,无所了,就是需要大量tshirt。
  • Sure。说话的习惯肯定是有改变的,就拿sure这个词来做代表好了。最初对于can you之类的问句,我都回答OK,可是我觉得OK不够礼貌,可是OK就是最顺嘴,于是我就努力想改掉,曾有一次憋的太厉害,用certainly回答,虽然没错,但是在美国很少用这个词回。后来终于扳成sure,到了现在sure成了我最常用的回答词,实在太多问句都可以用sure作答,不过对我来说感觉有点矫枉过正,反正俺的口语还有很多进步空间,慢慢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