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Academic

考试啊

// October 20th, 2010 // 9 Comments » // Academic, Life

Series 7

过去这几周在准备一个考试,类似于行业执照类的东西。其实刚开始工作没几天大老板就告诉我得考,我也早早就定了教材啥的,但就是懒得看,一直拖到 compliance 催的不行了,deadline 快到了,才终于决定去考了吧。

主要这门试实在是比较耗人,分两部分总共250道题再加上不算分的10道测试题,活活要考6个小时。教材有800多页,厚的可以砸死人。像我这样的懒人,每天早7点到晚7点多的班上完,回了家我才不想看书。何况这么厚的东西,偏数学的还好,其他什么各种法律法规啊,税收政策啊,交易条款啊,早早看了,等考的时候也会忘记-_-。所以差不多这一两周才算是决定认真看起来,小老板人很好,说我上班想看书就看,临近考试几天也基本没给我什么活儿让我好好准备。话说回来,这破试基本大家都得考过,也真没听说有谁最后不过的,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看起来痛苦归痛苦,突击一下也就过去了呗。而且这培训机构的教材厚是厚,但还不错,考点都汇集起来,还在网上提供很多题目可以模拟训练。最后几天看看书,做做题,考的东西其实知道一下也都挺有用,所以也没感觉太乏味。当然快考前就还是开始有点点紧张。

昨天8点半多一点开始考,一小时45分钟搞定了上半段,出来逛荡一下吃个饭,再一个小时45分钟搞定了下半段,不到1点就考完了。咳咳,反正也没多少人用足6小时,早考完早超生啊。最后做完提交,显示要等个10秒钟左右算分数。虽然觉得应该问题不大吧,可是10秒钟还真是折磨人啊,看着屏幕上的沙漏,心跳不由自主的就加快了,呼吸不受控制的就急促了,如果再有背景音配上打鼓声就完美了@_@。不过还好就10秒钟,看到分数比平时模拟的都高点,哎唷,俺就是发挥型。然后紧接着我就还劳模的回公司上班去了,其实也主要是因为大 CEO 要来搞个 Town Hall Metting,我想去看看这领导层都什么样子。

不过考完总是好事,之后还有另一个执照要考,不过那本教材似乎只有100多页,虽然据说都是死记硬背的东西好像还更痛苦,但12月前考了就行,让我休息休息再说吧。之前准备考试的时候,虽然一直在偷懒,但总是心有不安,现在考完了,回家干别的更心安理得一点,所以就趁机小改一下主页,主要增强灵活性,可以每个帖子格式稍变一下啥的,算是早就早就计划做的东西,人生贵在折腾,工作和闲杂两手双列一起搞呗。

毕业啦!

// June 13th, 2010 // 31 Comments » // Academic, Life

毕业了

今天毕业典礼,于是就彻底皮哎赤第啦!

论文答辩

// May 17th, 2010 // 27 Comments » // Academic, Life

刚过去的这个周五,我的博士论文答辩成功圆满的被搞定啦。这博士论文答辩大概也算是一生一次值得记忆的经历了吧,反正我是不会再读一个博士了。按照我老板的说法,做研究和写论文才是最重要的部分,而答辩就更像是一场秀,能不能过基本在答辩前便已有定论。当然说是这么说,我总还是想上演一出好看的秀,也对自己快六年的时光做一个好的交代。何况对外保持一个正面形象总是没坏处的,没必要最后关头丢把脸嘛。不过我 presentation 就还一直比较顺,我并不怎么惧,反正就是练几遍搞清逻辑,然后不要太乏味呗。老板在开始前还专门给我买了 double espresso 送来,呵呵。观众也没有问什么太刁难的问题,论文评委会之后的关门审问也没有太可怕,都是特别祥和的讨论气氛哪。之后还有系里同学弄的小型庆祝,周日晚上老板在家里还专门烤了大肉设宴庆祝,一切都很顺利。

说起来,虽然从一定角度来看读博士是可以混的,但要想高高兴兴的混完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毕竟总有混得好混得不好之分,博士之后的生活还是要过,人也总未必心甘这青春岁月就彻底的被混过去。对我来说,我在学术上真还是挺不认真的,虽然有短暂的几段时间想认真做出点什么,最后就还是不了了之。不过就觉得运气不错,碰到一个很好的导师,虽然他几次试图说服我至少尝试读个博士后都没成功,但他整体上都一直很在乎学生之后的出路,绝对不会因为他的什么想法而去阻挠我们。我这么不认真,最后也还是被老板督促着弄出三篇一作两篇二作的文章,没超大牛的文章是俺不用功,对于我这么不用心学术的坏学生,至少账面上不难看吧。学术外的话,我大概还算能折腾,虽然我的懒惰使得我没有折腾的更多,主主席,实实习,游游玩,至少不算平淡无奇吧!

当然,能就这么成功熬过来,总是有很多人需要感谢的吧。即便再多自我奋斗,有时旁人哪怕一句话带来的温暖也同样很重要。我论文致谢部分是这么开头的:

I always enjoy reading the acknowledgment when I read other people’s Ph.D theses, because it is usually the most personal part. In fact, as a conclusion to what you spend a considerable portion of your life on, in my case six years, the thesis itself is personal. These few pages of acknowledgments are not only an opportunity to say thank you to all the people who helped me selflessly, but more importantly also a way to celebrate all the fond memories I had throughout this whole experience.

哈哈哈,某夜困顿半昏迷状态下写的,傻就傻吧。反正就是觉得,不管怎么说,人生也不会有多少个六年。读博这段经历是很个人的,生活的这个地方,身边来来往往的这些人,都肯定会成为我的一部分。也许有些东西会慢慢消逝掉,也许有些人以后各奔东西我未必能再见到(当然也难说!),但酸酸的说,你们在我的生活中出现过,让我的生活不那么平淡,就为这个也得感谢你们每个人哪!答辩结束了,之后的计划特别紧,希望论文终稿能顺利提交,然后周五搬家顺利,然后去夏威夷迎接父母大人,然后再玩几天回来毕业典礼,然后一天不歇的就要开始上班了,真是马不停蹄呀。最后就亮一下答辩中遵循老板意思给他做的介绍我的其中一张幻灯片吧,大意就是从他来到这个学校开始,各个项目在我这里做了一个终结。说起来,我走之后,实验室便也要终结了,我还略觉有些伤感的,这还真是一个彻底的毕业哪!

Defense

论文是可爱的

// May 8th, 2010 // 34 Comments » // Academic, Life

周四晚上终于把论文交给了所有委员会里的教授,算我老板总共五个。论文在老板的严格督促下,还算不太难看,写过 paper 以及被迫写过短小 report 真是让攒论文容易了不少。全部算下来,加上附在后面的几篇 paper 贡献的50页,交给教授们的这一版活生生的有270页,哈哈。

金属线装订论文给几个教授发信告诉他们论文已经放在他们邮箱里了,其中一个回信了两个字,“very cute”。下午再见到我的时候,又说了一遍很可爱,哈哈。原因哪其实就是在我打出厚厚的论文后,不知道要怎么装订一下再给他们。在页边打了仨眼之后,发现系里没有可以穿三个眼的 binder,我也没有那种文件夹,何况也觉得太过了一点。于是就到实验室,找出来金属线,自己给绑了起来,好像还不错。在信里俺就写道,没找到 elegant 的方式装订,就用金属线绑了,这线来自我实验室,也使得论文更加完整吧。希望这可爱的论文,让他们在我下周五的答辩上都不忍心问太难的问题,咳咳。其实我觉得最可怕的除了老板娘外就还是老板,昨天还有意无意的说,答辩也会问基本物理问题唷。我就和他说,好像,也就你会问吧。。。反正还有不到一周啦!

没有记忆,便无所谓过往?

// August 25th, 2009 // 24 Comments » // Academic

很久没有装严肃写物理了,所以这次就写写上周PRL上一篇叫做“Quantum Solution to the Arrow-of-Time Dilemma”的文章,作者是 Lorenzo Maccone。

让我先来说说为什么一向不主动找 paper 来看的我会对这篇文章关注了一下。在看到关于这篇文章的报道的两天前,因为一段很是有点恶心的不明下水道生物的影像片段,我和正牌科幻大作家陈老师有了一段聊天。陈老师说那团东西据说是一种叫做颤蚓的集群生物,我说我一直觉得集群生物很有趣,不知道是不是从某个角度俯视的话,人类其实也是一个集群,或者说存在一个我们并不理解的维度,在其上人类个体其实都是无意识的小虫子。举烂俗的四维时空的例子的话,人类在时间这个维度上其实就可以算作是无意识的,只能朝一个方向走且不能控制速度,不就是无意识么。陈老师说,对,一切都在于个尺度问题。两天后,我看一篇科技新闻链到arstechnica,然后就看到首页关于PRL这篇文章的新闻,提到文章一个结论就是身处系统内部,我们是不可能观测到时间倒流或者说熵减少的,正好和俺们谈的东西应合,所以我才兴冲冲地去找来看了。

说回这篇 paper,其实从它2008年2月收到,然后9月修改,到了2009年8月才最终发表就能看出,PRL在是否发这篇文章上显然挣扎了一番。一方面恐怕是因为这个作者的基本思想不见得特别新颖,读 paper 数量极少的我就不做评论了;再一方面这篇文章写的方式不是特别像一篇物理学术论文,语言推理占大多数,用到的量子信息的知识也都并不特别复杂。不过其实我觉得这样的文章不妨多一些,这些绕来绕去的问题总是需要有人思考的,思考的结果不管是否高深也可以拿出来大家讨论一下。关于时间箭头的问题一直很惹物理学家疑惑,因为从物理定律的数学形式上看,时间正流或者逆流都是不影响定律的正确性的,就是说如果定律对于时间从0变到+1成立的话那么对于从+1变到0也应该成立,但现实世界中时间却是一去不复返,有很多不可逆的过程,以熵永不减少这条热力学第二定律为代表,这就有了所谓的 Loschmidt’s paradox,即如何从时间对称的物理定律推出不可逆过程。有很多人从不同角度尝试解决这个 paradox,而 Maccone 同学的角度相对不同,他证明了熵是既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的,只不过熵减少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所有记录了熵减少过程的信息都不能留存,所以说这样的过程不可能被观测到,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没有任何办法知道这个过程曾经发生过,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就等同于没有发生过。是不是听上去不够“科学?呵呵。文章里说的是信息熵,然后举了两个”thought experiment“,话说这两个思想实验虽然算是把他的想法更清楚一点的表达了一下,但并不很有必要,因为没增添任何新信息或者说能提供证明,只是换了方法重新描述了他的想法而已,而且还是又描述了两遍,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凑够4页。。。讲了这倆思想实验后,Maccone 同学证明了对于系统 C 以及一个和 C 有所关联的观察者 A,如果想在不增加 reservoir R 的熵的前提下减少 C 的熵,那么就需要减少系统 C 和 观察者 A 之间的量子共有信息一个定量,而这个量子共有信息又是两者经典共有信息的上限,总之就是 C 的熵减少了,但观察者 A 不会知道,因为 A 和 C 间的那部分共有信息也没了。当然,这也意味者,如果存在一个和系统 C 完全没有关联的观察者,那么这位超级观察者是可以观测到 C 熵减少的。不过观察本身就意味着关联,对于宏观物体来说,关联的发生是连续且极为快速的,所以说对于宏观系统来说,这样完全无关联的观察者是不存在的。但对于微观系统来说,在关联强到不能观测到熵减少之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让观察者观测到,实验上据说也曾经观测到微观系统中统计波动造成熵短暂减少。

如果回到我和陈老师的科幻讨论,对于一个某种尺度比我们大很多的存在来说,我们也许可以被它认为是微观的,那么它就能观测到我们观测不到的东西,我们在这一个维度上就是无意识的。在这个观察者眼中,我们在时间这个维度上也是可以前前后后的来回走的,只不过往回走的那些无数片段我们都感受不到或者说记不住,如果偶然有非关联发生,留下碎片,然后就有了 Déjà vu,哈哈。 另一个无聊的想法是,如果有所谓的创世主的话,那么对于小创同学来说,它要想保持观察到这个世界一切一切的能力,那它必须小心控制和这个世界的关联,否则关联发生它也就有看不到掌控不了的东西了,也就是说要么它只能对我们这个世界袖手旁观,要么就得变成我们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同时失去自己的独特观察力。我觉得前一种可能性很大,我们就是某个创世主创造出来看看的但没人管的可怜孩子,咳咳。

当然,其实这文章讨论的问题还牵扯到一个更哲学一点的思考,对于我们没有记忆的东西,那么从我们的角度而言,是否就真的可以严格的把它等同于没发生过呢?

The past exists only insofar as it is recorded in the present.

– J. A. Wheeler